跳至主要內容

一本提升职业发展、改善组织地位、扩展人际关系、培养健康心理生理的干货书籍——《关键对话》(Crucial Conversation)

 


一本提升职业发展、改善组织地位、扩展人际关系、培养健康心理生理的干货书籍——《关键对话》(Crucial Conversation)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“被动攻击”。 即一个人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,但又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,而是表面服从,暗地敷衍、拖延、不予以合作。这是面对问题的一种逃避行为。 与此相反,有人面对问题时拍案而起激烈冲突,这就是暴力行为。 以上两种行为模式就是战斗或逃跑,战或逃是基因赋予人类的。 本书的4位作者科里·帕特森、约瑟夫格雷尼、罗恩·麦克米兰、艾尔·史威茨勒把这种模式概括为沉默或暴力。 在沟通中,一方陷入沉默,或者一方变得情绪激烈开始进行言语攻击,就陷入了沉默和暴力怪圈。当一方沉默时心门关闭了,拒绝对话;或者双方情绪升级,大吵一架不欢而散。无论对你工作、婚姻还是人际关系都是有害的互动模式。 但对话高手不会陷入沉默和暴力的怪圈,《关键对话》这本书给出的就是第三个选择。 本书围绕的是对话,对话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观点自由交流,而不是一方强加观点于另一方。那到底什么才是关键对话? 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: 1、观点不同且差异很大; 2、对话双方情绪激烈; 3、对话结果风险很高影响大。 面对关键对话,也有三种结果 1、第一种结果是逃避,回避问题,沉默不语; 2、第二种结果是主动面对,但是结果很糟糕; 3、第三种结果是主动面对,处理得双方皆大欢喜。 真正能在生活中面对关键对话时有持续良好表现的人,凤毛麟角。 这本书给出了7个原则,让我们面对人生那些关键时刻,帮助我们化险为夷收获良好的结果,使我们事业稳固、婚姻牢靠、人际顺遂。 一、从“心”开始 上个月,我一位朋友和他夫人离婚了。我和他们夫妻都彼此熟悉,所以对于离婚的原因也了解。他们离婚的原因是“性格不合”。 但据我所知,两个人没有大的、原则性的矛盾,主要是生活中为一些小事争吵不断,而且一件事引出一些列的争吵,翻旧账争吵不休,互不相让,甚至吵架到深夜。 两个人的工作生活大受影响,吵来吵去两个人都不知道吵的是什么。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婚。 总结一下,他们无非是两种心理动因: 1、战胜对方 对很多人来说,这是摧毁对话的第一杀手,人类就是喜欢争强好胜。 2、惩罚对方 有时候随着愤怒情绪增长,心态会从希望战胜对方转为蓄意伤害对方。 书中给出的原则是:关注你真正目的,你的目的是什么,会决定你获得恩爱夫妻关系还是冷战夫妻关系。关于他人的、对方的目的是什么?我们希望实现什么样的关系?到底是输赢重要,还是我们的关系重要? 二、注意观察 要留意对话什么时候变得“关键”。 关注交谈双方,我正在陷入沉默或暴力的状态吗?对方正在陷入沉默或暴力的状态吗? 1、最常见的沉默形式是掩饰、逃避和退缩。 掩饰是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的表达观点。逃避是指完全避开敏感话题行为。表面虽然在对话,总是避重就轻,从不设计重要的问题。退缩是指彻底退出对话机制。 2、暴力状态是言语暴力。 言语暴力是迫使、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行为。 表现形式口出秽言、自说自话和恫吓威胁。常见的有三种:控制、贴标签、攻击。 控制是胁迫对方按你的思路思考问题,要么强迫对方接受,要么搞一言堂;贴标签是给人或观点加上标签;攻击无需解释了。 当出现上面的状态时,意味着对话很关键了,你要暂时退出对话恢复安全对话氛围。书中叫“双路处理”,双路是即关注对话的内容进展,也注意对话双方的安全感,努力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。 三、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 实际上,沟通中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非常重要,作用甚至大于沟通的内容。如何营造安全感? 判断哪种安全因素出现危机 共同目的——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对话中关注他们的目的?是否认同你的对话动机? 互相尊重——在对话过程中,对方是否感到你尊重他们? 当你的对话破坏了对对方的尊重感时,应当向对方道歉。 当对方误解你的意图或目的时,利用对比法消除误解。对比法是先说明你希望如何,再说你不希望如何,然后提出共同目的。 四、控制想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:大街上有个男子突然冲过来,指着你的鼻子大声辱骂。你听了什么反应?肯定特别生气。这时候旁边有人告诉你,他是精神病院出来的,别跟他一般见识。这时候你是什么感觉?估计不生气而有可能是恐惧了。 有个公式:刺激——反应。这就是条件反射。 但人类的刺激反应中间还有个环节,延长了我们的反射弧,增加了变量——就是我们的想法和感受。 行为方式模型: 行为本身无法也不会造成情绪反应,我们还用前面的故事解读。 当你看见、听见有个陌生男子骂你的时候(所见所闻),你觉得我既不认识你,也没惹到你,你无缘无故骂我,这就不对了吧,凭什么?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,有人见了不理会,有的人可能骂回去。 当你有了这个想法后,你会觉得特别生气。后来有人告诉你他是个精神病,你就释然了。为什么?因为你觉得他没有理智,不能和疯子计较。 控制想法的第一步是做行为模式回顾,然后区分事实和想法,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。 五、陈述观点 当表达有争议性的观点时,书中建议用综合陈述法。 综合陈述法由5个点组成,5点可以分为两部分,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。 内容方面3条如下: 1、分享事实经过:事实是最不会引发争议的。 2、说出你的想法:只陈述事实不构成对话的基础,还要加上你的观点和想法。切记不要绝对化表达,少用程度副词,就是“很”、“非常”、“特别”等等,这会削弱你言语的可信度。 3、征询对方观点:你陈述完事实和观点后,该鼓励对方回应了。对话的目的是交流观点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,因此虚怀若谷的心态才能使对方敞开心扉交流。 形式方面有2条: 4、做出试探表述:试探性的表述目的是说明这只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,绝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。 比如“我个人认为”,而绝对化的表述,如“人人都知道”,可以改为,“他们认为”,措辞要软一点温和一点。 实际上你越绝对,对方越觉得你充满敌意。绝对化的字眼和夸张的表述不会让我们更有影响力的。 5、鼓励做出尝试:对方沉默时,安全感营造就十分重要。鼓励对方说出内心的想法,比如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。 六、了解动机 这一章重点讲倾听,倾听是沟通中重要的技能。 本书给出倾听的手段有4种,这四种手段能营造安全感,让对方坦率的说出内心想法。 1、询问观点 常用句式如发生什么事了?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;如果你有不同观点,可以直接告诉我;我很愿意了解你的想法。 如果能做到不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,对对方的想法真正感兴趣,对方就会敞开心扉。 2、确认感受 如果直接询问,对方不说怎么办?可以用确认感受来制造更多的安全感。 我听一个搞心理咨询的朋友说过,他们判断一个人的状态是真是假,就用一个词,叫不一致。 他问当事人,你感觉自己开心吗?当事人说开心。但是他的声音低落,精神看起来无精打采的,虽然嘴上说开心,明显不一致。 你好像对我很生气,你嘴上说没事,可是听起来不像没事的样子。 3、重新描述 我理解一下你的话,看看我说的对不对?……你是这个意思吗? 这样一方面是确认对方感受,一方面让对方感觉你认真地倾听了。 4、主动引导 引导对方内心最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。比如,你是不是觉得跟我要30%的分成不好意思? 七、开始行动 千万别把对话当成最后的结论和决策。做出决策后布置任务,把关键对话变为行动。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: 1、责任落实到个人,人人有责等于人人无责; 2、行动是目标明确,可以参照SMART原则; 3、有截止时间,否则无限期拖延。 4、设置考核检查方法。 八、总结一下 我个人对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: 第一,是能识别出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的怪圈。 很多关键时刻难点在于我们有这个意识,意识到这时候的关键对话很重要。只有识别出对话出了问题,才能使用书中给出的方法。如果什么都意识不到,识别不出来,也就不会有意识的去处理了。 标志就是对方或者自己,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的状态。 第二,是努力营造安全感。 说话让人觉得舒服,这是高手,做事做人都无往不利。其中的关键,不在对话的内容,而在氛围的营造。 营造一种安全感,有利于对话的进行。有时候为了营造安全感,我们要牺牲一点自尊心。读这本书,可以说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。 对话和沟通,可能是我们立足社会最基础的能力。 《关键对话》这本书从对话的角度,帮你识别出人生那些关键的少数时刻,也就是风险高、观点差异大、双方情绪激烈的时刻,教你采取一种不同于沉默或者暴力状态的第三种选择。即有综合陈述的5步法,也有倾听的4中技巧,还有双路处理的沟通能力,即注重沟通内容,也注重对话氛围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《纳瓦尔宝典》读书笔记 - 第三弹 📚 纳瓦尔推荐书单 目录: ༓ 非虚构类 (12 本) ༓ 哲学和灵性类 (18 本) ༓ 科幻类 (6 本)

  摆烂程序媛 @wanerfu 《纳瓦尔宝典》读书笔记 - 第三弹 纳瓦尔推荐书单 目录: ༓ 非虚构类 (12 本) ༓ 哲学和灵性类 (18 本) ༓ 科幻类 (6 本) 相同的书单帮助我们塑造着相同的价值观、世界观 接住纳瓦尔递过来的汤匙吧~ 一、非虚构类 《无穷的开始:世界进步的本源》 戴维·多伊奇 纳瓦尔推荐语: 这本书不是很好理解,但确实让我变得更聪明了。 《人类简史:从动物到上帝》 作者:尤瓦尔·赫拉利 纳瓦尔推荐语: 这本书介绍了人类的历史。 书中的观察、框架和心智模型会让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历史和人类。 《人类简史》是我过去10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。 作者花了几十年写这本书,书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想法,每一页都是思想的精华。 《理性乐观派: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》 马特·里德利 纳瓦尔推荐语: 这是我过去几年读过的最精彩、最具启发性的一本书。 我推荐书单的前20本书中,有4本出自马特之手。 我推荐马特·里德利的所有作品。 马特是一名科学家,一位乐观主义者,也是一名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。 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。我读过他所有的作品,每一本都读了好几遍。 →《基因组:生命之书23章》 →《红色皇后:性与人性的进化》 →《美德的起源: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》 →《自下而上:万物进化简史》 《非对称风险》 纳西姆·塔勒布 纳瓦尔推荐语: 这是我在2018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,强烈推荐。书中有很多引人入胜的观点,还有很多先进的心智模型和构想。 作者对很多事情都带有批判态度,但这也是因为他太优秀了,有资格这样做。 所以,不要在意他的态度,只学习书中的概念就好。 《非对称风险》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之一。幸运的是,这本书并没有被包装成一本商业书。 《随机生存的智慧:黑天鹅语录》 纳西姆·塔勒布 纳瓦尔推荐语: 纳西姆在书中呈现了一系列古代智慧。他的其他著作包括《黑天鹅》《反脆弱》《随机漫步的傻瓜》等,这些书都值得一读。 《费曼 讲物理:入门》 理查德·费曼 纳瓦尔推荐语: 我会把这本书和《费曼讲物理:相对论》都送给我的孩子。理查德·费曼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。我非常喜欢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和对物理的理解。 我会把这本书和《费曼讲物理:相对论》都送给我的孩子。理...

阅读了无数本商业类书籍,从成功人士身上“偷”来的10个想法和习惯:

  加密禅师 @crypto_chanshi 阅读了无数本商业类书籍,从成功人士身上“偷”来的10个想法和习惯: 1、减少每天做决定的次数,避免陷入决策疲劳 研究人员发现,作为人类,我们不断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。 《纽约时报》(New York Times)畅销书《意志力》(Willpower)的合著者约翰·蒂尔尼(John Tierney)说: “决策疲劳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通常理智的人会对同事和家人生气、花大把钱逛街买衣服和垃圾食品,以及无法拒绝别经销商为他们的新车提供防锈的建议。 无论多么理性和高尚,你做一个又一个决定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。它不同于普通的身体疲劳,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累,但很缺乏精神能量。” 简单地说,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消耗脑力。 因此,为了节省脑力来做当天重要的决定,必须学会减少每天做决定的数量,要么学会自动化,要么授权给他人。 通过这样做,你会发现自己压力明显减轻,工作效率更高,生活更快乐。 (1/10) 2、撕掉待办事项清单,集中精力做最重要事 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创始人加里·凯勒(Gary Keller)在《一件事》(the One Thing)一书中说: “待办任务清单往往很长,而令你成功的重要事项却不多。待办事项清单把你拉向四面八方,而另一个可以让你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。 前者是无组织的目录,另一个是有组织的指令。 如果一个清单不是围绕着成功而建立的,那么它就不会把你带到正确的方向。 如果你的待办事项清单包含了一切,那么它可能会把你带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以外的任何地方。” 并非每件事都同等重要。 清洁的窗户对你来说似乎很重要,但这并不能帮助你取得成功,它们只会分散你对成功的注意力。 所以下次你创建待办事项清单时,不要随意排列。相反,多花几分钟时间,按优先顺序列出待办事项清单上的所有事项,然后集中精力只做清单上最重要的三件事。(2/10) 3、把“不得不做”变成“去做” 在《原子习惯》(Atomic Habits)一书中,习惯养成专家詹姆斯·克莱尔说: “我们经常谈论我们在一天中必须做的所有事情。你必须早起去上班;你不得不为工作再打一次销售电话;你不得不为家人做饭。 现在,试着去换一个词:不得不改成必须。你要早起去上班。你要去为你的生意做另一个销售电话。你要开始为家人做饭。” ...